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
定义

腹壁内膜异位症是一种特殊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因剖宫产等盆腔手术时子宫内膜碎片散落于腹壁切口并种植于其中所致。

临床表现

腹壁切口处可扪及硬结或肿块,肿块绝大多数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经前及月经时肿块增大,疼痛加重,经后疼痛缓解。

超声表现

于腹壁切口疤痕处皮下脂肪层深面或肌层内可探及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的低回声结节,其大小及内部回声可因月经周期不同而略有变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其内血流无特异性改变。

典型病例1

(由丁香园注册用户「晨光淡淡」提供)

患者女,既往曾行卵巢囊肿切除术,术后一段时间后于疤痕右上方约1.5cm处出现一小结节,并逐渐增大,月经期伴随疼痛。

图1腹壁脂肪层深面可见一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包块

图2CDFI示包块内部及周边可见血流信号显示

图3局部放大观察,包块内部呈囊实样改变

典型病例2

(由丁香园注册用户「liuyongbot」提供)

患者女,32岁,进行性痛经2年,1年前发现腹壁一包块,自述包块随月经周期逐渐增大。

图1腹壁脂肪层至肌层可见一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包块

图2低回声包块内见多发点状钙化

图3通过放大形式可见包块的右边部分可见一囊性区域

典型病例3

(由丁香园注册用户「fs-」提供)

患者女,25岁,发现右下腹壁包块半年,无周期性疼痛,3年前有剖宫产史。

图1左图时右下腹壁皮下脂肪层内见一边界清、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包块,右图示低回声包块内探及血流信号

图2频谱示高速高阻血流

典型病例4

(由丁香园注册用户「晨雨初听」提供)

患者女,30岁,剖宫产术后5年,近3年来经期腹痛逐渐加重,近半年来腹部切口附近可触及质硬结节,自感经期增大。

图1和图2腹部切口附近皮下肌层内探及一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的低回声包块

图3低回声包块内部探及高阻血流频谱

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病史及典型临床表现,腹壁子宫内膜异位通常并不难诊断,但也应注意与下述疾病相鉴别。

(1)腹壁血肿一般有外伤史,多表现为囊性回声,同时可伴有皮肤淤青等外伤改变,结合病史应不难鉴别。

(2)恶性肿瘤腹壁转移灶一般有恶性肿瘤病史,可有较快增长,但并无随月经周期疼痛、肿大缩小等症状。

(3)韧带样纤维瘤本病好发于女性,常见于腹壁,肿瘤多呈无痛性缓慢增大,形态不规则,根据典型病史及症状可予以鉴别。

治疗

目前,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首选手术治疗,切除腹壁结节。切除后复发率约为10%。

编辑:刘德泉

责任编辑:高瑞秋









































早期如何治疗白癜风好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whh.com/zztx/103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