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被延迟诊断1012年,女性生理期疼
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http://www.pfzhiliao.com/yydt/1105.html

图说:今天,由复医院主办的“乐与TONG行,关爱内异症患者行动”启动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科是一种常见疾病,更是典型的慢性病。相关数据显示,70%-8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痛经及各种盆腔疼痛,50%的患者还会合并不孕。今天,由复医院主办的“乐与TONG行,关爱内异症患者行动”在杨浦院区启动。医院院长徐丛剑表示:作为一种“慢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仅需要专业的临床诊疗,还需要社会赋能、心理干预进行综合管理,从而实现身体康复和社会功能的恢复。

近年来,这种在育龄期女性中发病率高达10-30%的常见疾病,其患病年龄正在呈低龄化趋势发展。医院普通妇科主任、主任医师易晓芳强调,被“一忍再忍”的花季少女痛经可能就是被忽略的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

22岁的小暖(化名)曾是一名抑郁症确诊患者。她的困境,始于青春期月经初潮。自从月经来潮,“痛经”便成为了小暖的噩梦。止痛药、暖宫贴、红糖水……是父母每个月为她缓解痛经的常用方法。但几年来痛经程度并未减轻,小暖清晰的感受到这些年来疼痛感在慢慢加剧,无法正常学习生活。她开始害怕、焦虑,对痛经的焦虑和恐惧成为了家长眼里的“作天作地”。不久她被精神科医生诊断为“抑郁症、焦虑障碍”,从此开始服用抗抑郁药物。

直到22岁,小暖在入职体检时发现“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易晓芳主任解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内膜不会老实地待在子宫腔内,最常见的异位部位就是卵巢。异位的子宫内膜和宫腔内的内膜一样也会随着月经周期而发生周期性出血,由于脱落的内膜无法排出,囤积在卵巢里越积越多,颜色类似巧克力浆,所以称之为“巧囊”。卵巢巧克力囊肿在临床上多表现为继发性痛经。了解到小暖的病史后,结合影像学检查及妇科查体,易晓芳主任发现小暖的子宫直肠陷凹处还有深度内异症结节。小暖接受了手术+药物长期管理的综合治疗方案。如今,小暖的痛经症状已经消失。

“身体的疼痛症状与心理的抑郁焦虑,看上去仿佛是毫不相干的两类疾病。但事实上,疼痛与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有着密切关联。”活动特邀专家、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心理治疗师牛小娜告诉大家,像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痛经这类原发疾病明确、能够治疗的慢性疼痛,患者应该积极就医治疗原发病。

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平均被延迟诊断10-12年。也就是说,许多女性从出现痛经症状直到被确诊接受正规治疗,中间已经耽误了十年时间。不难想象,许多女性在确诊时生育功能已经受到严重影响,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结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特点已达成共识,子宫内膜异位症属“慢性病”,并提出了“长期终生管理”的理念。易晓芳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生育状况、病情轻重及患者意愿等若干因素,经过综合考量,才能制定出一整套个性化诊疗方案。以年为例,复医院内异症全面优化诊疗团队累计接诊患者近4千人次,通过MDT多学科会诊、开展质控检查、科普团队建设等方式,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院内统计数据显示,患者3年内复发率10%,5年内复发率20%,有妊娠需求的患者成功率超60%。

医院党委书记华克勤教授表示,希望借此活动,通过多维度、多层面的健康教育,提高大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科学认识水平,同时提升医务工作者对该疾病的正确认知能力,在多学科、多方的协作努力下,通过有效分诊,提高医疗效率,最终实现该疾病的诊治关口前移,缩短患者确诊时间,避免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女性身心及人类生育力造成不良影响。

通讯员李敏新民晚报记者左妍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whh.com/zztx/985478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